Day2苗栗、銅鑼、三義、東勢、國姓、埔里、魚池、水里、塔塔加、阿里山(下午一點需打電話至"阿里山火車站"訂票,電話05-2679200,來回票150元。若訂票失敗,則走沼平公園觀日步道拾級而上。)
(苗栗縣苗栗市)中山路、左轉尖豐路(聯合大學)、尖豐公路(三義木雕博物館)、卓蘭(左轉)、大安溪、卓蘭大橋(右轉)、
(台中市東勢區)中豐公路、大甲溪、中豐公路、中部橫貫公路、玉山景觀公路水里玉山線(右轉)、豐埔公路、永豐路、
(南投縣國姓鄉)大長路、長北路(左轉)、北港溪、北港溪糯米橋、國姓路、北原路、長北路、西安路、
(南投縣埔里鎮)眉溪、埔里酒廠、埔里打鐵街、埔霧公路(左轉)、台灣地理中心碑、霧峰抗日英雄紀念公園、霧社水庫、埔霧公路(回騎)、桃南路(左轉)、桃米溪、中潭公路(暨南大學)、紙教堂、
(南投縣魚池鄉)魚池街、中潭公路(右轉)、中山路(右轉)、日月潭、水社碼頭、耶穌堂、玄光碼頭、拉魯島、頭社水庫、集里路、
(南投縣水里鄉)頂平路、水信路(右轉)、水里蛇窯、水信路(回騎)、神龍橋、濁水溪、新中橫公路、陳有蘭溪、天山領賞梅區、陳有蘭溪橋、新中橫公路、玉山觀峰景點、新中橫公路、玉山(遠眺)、新中橫公路、
(嘉義縣阿里山鄉)阿里山公路、阿里山火車站
預測:235公里
騎車時間:8:00-24:00共16小時(一小時需騎14.7公里)(當日路程進度%數:25%大甲溪大林國小、50%霧社抗日紀念公園、75%水里鄉神龍橋)
(埔里酒廠=>霧社抗日紀念公園:20公里,來回40公里)
實測:318公里(在日月潭時,有特地繞至伊達邵碼頭)
景點:藍色部分為人文景觀,綠色部分為自然景觀
三義木雕博物館、大安溪、大甲溪、北港溪、北港溪糯米橋、眉溪、埔里酒廠、埔里打鐵街、台灣地理中心碑、霧社抗日英雄紀念公園、霧社水庫、紙教堂、日月潭、日月湧泉、水社碼頭、耶穌堂、玄光碼頭、拉魯島、頭社水庫、水里蛇窯、濁水溪、陳有蘭溪、陳有蘭溪橋、玉山觀峰景點、阿里山火車站
美食:
埔里
好亭拉麵(南投縣埔里鎮南安路169號)
八六麵食館(南投縣埔里鎮南興街286號)
菊肉圓(南投縣埔里鎮西安路一段33號)
炎術天然冷熱飲專賣店(冬瓜珍珠奶)(南投縣埔里鎮南興街279號)
深水步海鮮碳烤(原蚵學院)(南投縣埔里鎮中山路二段169號)
18度C巧克力工坊(生巧克力65%、木輪蛋糕)(南投縣埔里鎮慈恩街20號)
日月潭
芋籤粿(南投縣魚池鄉日月村義勇街65號)
杰記山豬肉大刈包(南投縣魚池鄉義勇街108之1號)
夜間落腳點:
露宿:阿里山火車站7-11
我必須說,我昨晚沒睡好,因為窗外的雨聲有點大。
但在這異鄉的環境中,聽雨樓臺上,心情竟異樣的平靜,原本在都市煩躁的心,全部都靜了下來。
或許雨聲本來就有療癒作用,聽天降雨的聲音,聽雨落地的聲音,也聽那從底心傳來的低語呢喃。慢慢的,慢慢的,萬籟俱寂。
早上簡短的靈修後,我們把本就不多的物資整理打包,踏出旅社。
由於昨晚的大雨,地面都還溼漉漉的,但慶幸的是雨停了,只是我的安全帽因為未放在車廂內,所以很慘。但我朋友的更慘,都可以養金魚了XD
我們在苗栗市區隨便找了家早餐店,這邊早餐店的價格跟台北沒有兩樣。
早晨的空氣很清新,因為怕前方車輛帶起的泥水會濺到衣服,所以我還是決定把雨衣穿上。
我深深的吸了一口氣,頓時感到神清氣爽,新中橫公路,我來了!
我們從苗栗市區繼續南下,先經過銅鑼,接著進入三義。
銅鑼道路的兩旁是水稻田野,由於夾在山谷中央,此地頗有縱谷風情,又加上鄉間早晨的寧靜,偶爾幾隻白鷺鷥點綴在稻田上,為這北部難見的田野風光,更增添了無數悠情。
陪伴我們的,是公路右側的西湖溪,潺潺溺溺。溪水並不豐碩,河道也不寬廣,但勝在溪流兩側的綠茵草被,為西湖溪襯托出盎然生機。
銅鑼的最南側有砂石工業,與剛剛的田野風光一對比,畫面顯得有些不協調。
再繼續向南騎,漸漸看到了林立的水泥建築,這裡是三義。
三義很熱鬧,木雕莊、學校、火車站,民生用品的採購都在這了。
原本我朋友還想去「勝興車站」看看,但這不在規劃內,而且今天要衝霧社、日月潭、阿里山,預估的里程數要騎235公里,所以我們真的沒有辦法多繞至其他地方。
途中有經過三義木雕博物館,跟我想像中不太一樣,好像蠻小間的,我本以為會占地很大的說。
我們順著尖豐公路往下,碰到了「大安溪」,這是全台灣第八長的河川,其中有一段河谷因為921大地震時斷層錯動,而成了峽谷,但現在是枯水期,所以河道僅只中央有水流。
跨過大安溪就會進入台中,而在這之前我們選擇左切,往「卓蘭」的方向前進。
不得不說,在騎往卓蘭的這條路上,風景非常的好。左側千仞壁立,右側川入闊海,早晨路上沒有什麼車輛,正前方的頭上是初昇朝陽,我覺得今天會是非常美好的一天,因為陽光也因我們而明媚(開懷大笑)。
過卓蘭大橋後,我們騎入東勢。其實在這個地方我騎錯路了,我原本是要靠著「大甲溪」河道走,結果不幸騎入市區,但我也覺得因禍得福。
東勢跟我想像中的樣子很不一樣,我沒有想到這邊這麼熱鬧繁華,應該跟新北市新莊區有得拼了,也或許因為時近年節,所以大街上的人潮非常多,我們一度被堵在熱鬧的街區之中,動彈不得。
我覺得自己去過的地方真的太少了,能夠親眼看見各地的特色,我才真覺得此次的環島不枉此行。
過東勢後,我們騎到了新中橫公路(台21線)的路口「天冷」,這也宣示著我們接下來這兩天將會在山中度過,我的心情真的是不入刀山誓不回。
剛進入新中橫公路,映入眼簾的,是滿山滿谷的檳榔樹。老實說我有點擔心,如果碰上大雨沖刷,這些淺根植物到底有多少抓地力?到最後不過又是無數災情...
順著新中橫公路,我們爬行的海拔漸高。我們先騎入國姓鄉,接著才進入埔里。
原本要先去吃「好亭拉麵」,結果他們11點才營業,於是我們逕直前往下一個景點「台灣地理中心碑」。
不用懷疑,我就站台灣島的正中心點上!
早在日據時期就已測量出台灣地理中心,但那時並未精確測量,僅立碑於虎頭山腳下。直至民國42年,才將正確位置移至距離400多級台階遠的此地點。蔣經國於碑底題上「山清水秀」四字。
接著我們騎上埔霧公路(台14線),騎了20公里遠後,我們到達了下一個點「人止關」。
如果看過電影《賽德克巴萊》的人,一定對賽德克族人利用地形埋伏日軍的片段印象深刻。人止關是一道天塹,此地是進入霧社的咽喉要地,地形狹長易於防守,所以來客止步。
當年死傷嚴重的「人止關之役」,即發生於此,最後結果為日軍敗退。
由人止關繼續前進不久,就是我們今天重要的參訪地點「霧社抗日紀念公園」。
很開心我跟朋友二人都是歷史學的學生,對於歷史事件的紀錄地,感受會比一般人深刻且強烈。
有興趣「霧社事件」的朋友,就自行去搜尋相關資料囉~
順帶一提的是,似乎有許多人欽佩莫那魯道當年的抗日行動,所以在莫那魯道雕像的腳下放了不少錢。而我朋友則是特地買酒,灑在莫那魯道的墓上...
順著埔霧公路回騎至埔里鎮,我們終於嘗到了今日美食「好亭拉麵」。
由於我忘了拍照,所以先借用網友的照片> <
我們在此品嚐了叉燒拉麵、日式煎餃、焢大根(煮蘿蔔)。我覺得拉麵的湯頭很清澈,麵條很Q,煎餃很好吃。
結束好吃的午餐後,我們繼續上路。
在經過沿途的暨南大學後,我們來到了位於桃米巷的「紙教堂」。這個景點我在當兵時就決定好了,一直唸唸不忘要來此地。
紙教堂是由21根紙管搭建而成,原為日本阪神大地震時倒塌的鷹取教會的臨時聚會場所。在他們重新建堂後,將此建築物捐給了同為地震(921大地震)災情嚴重的南投,意義為「破碎後的重生」。
這地方遊客很多,對當地人來說,應該是放假休憩的好地點。
在紙教堂逗留了一小段時間後,我們踏上摩托車,繼續路程。
順著新中橫公路的玉山景觀公里水里玉山線,我們騎進了魚池鄉。在經過一個右轉的大轉彎不久後,空氣漸漸的濕潤了起來。
撲鼻而來的,是淡淡水氣。這水氣沒有海水的鹹味,也沒有河川流動的清新味,就是有一個龐大水體座落在這裡的感覺,空氣中彌漫著大量水氣。
是的,我們來到了今天的另一個重要景點「日月潭」。
日月潭是「日潭」、「月潭」的合稱(兩潭通常以拉魯島為界),因其雙潭水色各異而得名。是台灣第一大天然湖泊,過去生活在四周的邵族稱其為「水社海」,平埔族則稱邵族為「沙連」,故日月潭別稱「水沙連」。
(此圖為Google圖片搜尋)
「雙潭秋月」為前台灣八景,而在2005年票選新台灣八景時,日月潭仍榜上有名(據我的陸生朋友說,他們國小的語文課本裡,有一課就叫做「日月潭」...哪招)。
由於繞潭一周要33公里,而我們今天還要衝阿里山,實在沒有時間,所以我們只騎了靠近水社碼頭這一側。
日月潭四大碼頭中(水社碼頭、玄光碼頭、伊達邵碼頭、朝霧碼頭),在我用肉眼在Google街景親自確認的結果,我覺得伊達邵碼頭是最漂亮的。所以我們特別繞路騎至伊達邵(我們因此來回多騎了26公里),去體驗湖水風光,並品嚐日月潭美食。
我發現自己早上精神還好,但到了午後就特別倦。
所以我們在「全家便利商店」小睡了半小時,才繼續上路。特別感謝主的是,我們到了全家後,就剛好有座位可以休息,真是太棒了!
我另外有蒐集到一些日月潭的資料...
如:目前日月潭中,外來種的「玻璃魚」佔70%以上,危害原生種「奇力魚」的生存。還有日月潭旁頭社水庫,有產特有的「頭社米」等。
有興趣的朋友可以自行搜尋相關資料囉~
原本我們下一站要前往「水里蛇窯」,但由於時間已經下午3點,而我們還未抵達今日路程的四分之三,所以我們選擇直接前往下一個地點。
這裡就是我們的下一個重要地點「龍神橋」!
哈,不是眼前那座小橋,而是我正站在龍神橋上,拍攝對岸的景物。
我想各位朋友一定會覺得很奇怪,這裡的景色有什麼特別的嗎?有的,而且我此時真的非常感動。
由於現在是枯水期,所以大家可能看不太清楚我眼前的景物為何。
左側其實是一條溪流,叫做「陳有蘭溪」,這是南投縣境內重要的溪流,但也是土石流嚴重的河川,賀伯、桃芝、納莉等颱風,均在這裡造成了嚴重災情。
陳有蘭溪也是濁水溪最長、最重要的支流,而眼前右側其實是另外一條溪流,並非陳有蘭溪。
大家猜到了嗎?沒錯,龍神橋正是陳有蘭溪匯入濁水溪的重要地點,也就是說我腳下的正是台灣第一長河「濁水溪」。
從國小開始,我就在自然課本裡讀到這條台灣最長的溪流。
雖不曾看見濁水美,夢裡常神遊濁水,雖不曾聽見濁水壯,澎湃洶湧在夢裡!
當我真實的看見濁水溪,我都淚流滿面了(謎之聲:大哥,沒這麼誇張吧!)。
大家可否想像一下...
我現在是濁水溪的水分子,我要從我的發源地合歡山主峰與合歡山東峰間的「武陵」南側出發。
我不斷順著地勢往下走,接著匯進了「霧社溪」。霧社溪海拔很高我很喜歡,但我知道我必須繼續往前走,儘管我很眷戀這裡,但我仍必須完成我的使命。
再往下走,再往下走,我進入了「霧社水庫」。霧社水庫淤積很嚴重,我很不喜歡,所以我努力的繼續向下游。
我很開心,因為有好朋友從左側的支流加入了我,他們是來自奧萬大的「萬大溪」。
我感覺到自己慢慢變強壯了,我有更多的力量可以繼續往下游。但因為我前進的力量實在太強大了,在我前進的同時也順道帶上了大量泥沙,因此我的顏色變得混濁,所以日本人叫我濁水溪。
但不管別人稱我為什麼,我就是我,我要繼續往下游,完成我的使命。
我真的很開心,因為在我前進的同時,又有強大的夥伴從左側加入了我,他叫做「陳有蘭溪」。他將是我繼續前進的路途中,最支持我,也最強力的好夥伴。
在繼續向下前進的過程裡,我遇到了很大的阻礙,他們是一群山陵。他們說他們從亙古就存在這裡,不曾改變。
我不想繞道而行,所以我要衝過他們。
在耗費了很長的時間後,我終於穿過了他們。現在,我左側的山陵叫做「斗六丘陵」,我右側的山陵叫做「八卦台地」。
因著我的努力,我終於進入了大海。在這過程中,我從高山上帶下了大量泥沙,在海口造成了沖積扇,這沖積扇漸漸擴大,終成了陸地。
人們把我左側的陸地稱為「雲林縣」,右側的陸地稱為「彰化縣」。儘管我孕育了無數生命,但其實我只是在完成我的使命,我只是在完成我該做的事情。
現在我成功了,我終於可以繼續我的旅行,朝著下一個目標前進。
濁水溪從上游帶來了富含有機質的泥沙,灌溉了濁水溪沖積平原。西螺著名的「濁水米」(天皇御用米),即仰賴濁水溪而得以聞名於世。
濁水溪默默的灌溉了嘉南米倉,溫飽了無數台灣人民。但溪水從來不回報,只是默默的前行,完成回歸大海的使命。儘管溪水並不覺得它付出了什麼,但若沒有這些溪水的滋養,我們無法存活於此。至此,我給濁水溪與台灣的各大溪流,致上最高的敬意。
過了濁水溪,我們沿著公路,往陳有蘭溪的上游騎。順帶一提,到了龍神橋,也象徵著我們已達今天路程的四分之三。
這是這段路程左側的景色,我們的右側是陳有蘭溪的溪水,左側則是光禿禿的山壁。看著這樣的山壁,不難想像在大雨沖刷後,土石流災情的嚴重。
但老實說,單看此照片,真有點雁蕩山的感覺XD
這是「陳有蘭溪橋」,是新中橫公路的必經地點,有「信義鄉的高速公路」之稱。因流線設計,橋身具有美感,這項工程曾被獲頒公共工程金質獎。
其實在陳有蘭溪架橋是很有難度的事情,因為原來的橋在賀伯颱風時被摧毀,橋身重建後又在桃芝颱風時毀於一旦。
最後只好將路線遠離山邊,避開土石流、坍方地區,重新規劃架起,最終塵埃落定。
陳有蘭溪橋,是南投縣信義鄉對外交通的重要通道。
老實說,當我們騎到了這個高度後,真實的感覺到溫度降低了。一來是因為現在是過年期間,本來就是寒冬。二來是此地已屬高海拔地區。三來就是天色漸漸暗了,要入夜了。
所以我們停下車,戴上雙層手套,增加毛衣,穿上雨衣,繼續朝著阿里山前進...
登!登!登!登!我們終於到達了這個地點,「玉山國家公園界碑」!
我真的太感動了(謎之聲:大哥,你又要哭啦?),這是最令我魂牽夢縈的所在,我終於踏入玉山的領地!
從很小很小的時候,我就知道台灣第一高山叫做玉山,這座山比日本的富士山還要高。
但我一直沒有機會親眼一睹玉山的丰采,只能在圖鑑、照片上品嚐它的美麗。
在我搜尋環島資料的過程裡,台灣八景「玉山積雪」的壯麗景象,讓我看見它的雄偉,這更堅定我一定要騎入玉山領地的念頭。雖然這次沒有辦法攀爬玉山,但無論如何,我也要盡力的靠近它。
原本我們預定要走台16線(名間-合流坪),從水里鄉騎入集集鎮,再轉入阿里山國家公園。但我堅持要騎完新中橫公路,所以我們選擇了這段漸騎漸高的危險山路。
順帶一提,我跟我朋友在這界碑前吵了一架,我完全忘記是怎麼樣起了爭執,兩人說話愈來愈大聲。
我突然大吼了一句:「我幹嘛跟一個男人在玉山上吵架啊!」
我朋友愣了一下,接著我們一起哈哈大笑。就這樣,我們繼續踏上旅途,向前邁進。
接下來的路程,我覺得真是膽顫心驚,不僅溫度愈降愈低,天色也愈來愈暗。
當我用Google街景在走這段路程時,我掠過了這部份的景色,因為路線很直沒有岔路,不需要別記憶,所以我想實際上路時,再細細品嚐沿途風光。
但我沒想到實際騎乘時,路途竟如此險峻...
在接下來這段路途中,我們經過了很多隧道,由於天色已晚,隧道內伸手不見五指,一點光亮也沒有。長度較短的隧道還好,但當我們騎入長度較長的隧道時,我都覺得很緊張。
路面的真實狀況很差,有很多地方看得出來曾經坍方過,柏油路面都沒了,只剩下砂石路面,摩托車車輪騎在上面很危險。
我到現在都還記得「東埔隧道」這名字,隧道那狹窄的入口帶給我很大的壓力,好似個猛獸的食道,黑壓壓的深不見底,張著嘴巴等著將我吞噬殆盡。
當我帶著緊繃又恐懼的情緒騎出隧道後,迎面而來的,是濃密的山嵐。
所謂的「山嵐」就是大霧,當我們從平地向山上看,會看見的是繚繞在山體旁的雲霧,這感覺似乎有別於平時常見的霧水,所以文人墨客給了它美麗的名稱:嵐。
但在我閱讀過很多的書籍中,我感覺山嵐是致命的,因為溫度驟降,導致很多人凍死在山中。
所以...上帝,請保守我平安騎過這段路程...
當我們突破重圍漸騎漸高,回首一望,看見的正是如此壯景。是的,剛剛的山嵐就在我們的腳底下,但它現在變成了壯闊的雲海。
遠方的山巒是阿里山山脈,「阿里雲海」是前台灣八景之一,雖然我們無法在阿里山上看日落雲海,但當我們從玉山這側遠眺阿里山的黃昏,我感覺別有一番風味。
這是「夫妻樹」,在我們剛剛拍攝雲海的地方往前騎30秒,這是新中橫公路的著名景點。
由於我們忘了拍照,所以只好借用玉山國家公園管理處的夫妻樹玉照。
順帶一提,我朋友現在,正跟他喜歡的人處於一個異常曖昧的階段,所以我很識時務的詢問他,現在心裡正在想誰XD
這裡是「塔塔加」,新中橫公路最高點,標高2610公尺(小笠原山觀景平台,我們隔天要去看日出的地方,標高2488公尺)。
我想各位從這張照片就可以很清楚的看出,什麼叫做伸手不見五指!
這裡也是玉山主峰的登山入口,對我來說,把環島路線設計騎到這裡,也算是事前的路線探勘,為未來的玉山攻頂做準備。
當我們騎到這裡,也表示我們要從台21線(新中橫公路),騎入台18線(阿里山公路)了,塔塔加正是兩公路的交界處。
而最緊張的路程,此時才正要展開...
如果說「天冷-塔塔加」是不斷的上坡,那「塔塔加-阿里山國家公園管理處」就是永無止盡的下坡了。
由於這段路程完全沒有路燈,在完全漆黑的深山中,我們只能憑靠地上的貓眼石、路面右側的白線前進。從前在市區騎車,我從來不知道遠光燈是做啥用的,但在這個地方,我頭一次體會到它的好處!
從陳有蘭溪橋開始,我就發現這一路上幾乎沒有其他來車,可能是快過年的關係,所以家家戶戶都在忙新年的事情(今天是除夕前兩天),導致沒什麼人大老遠跑來這山頂受凍...
但還是有一件令人開心的事情,那就是在這段下坡中,山嵐似乎散了,所以我們這一路的視野還算良好。
我們保持著時速50公里的速度前進,因為想要趕快趕到阿里山國家公園管理處,所以我們選擇了一個不快也不慢的速度。
老實說一大早出門騎車到現在,我們早已精神疲乏,注意力有些無法集中,而在這寒冷的高山上,我們還要耗費體力去抵抗酷寒,所以我真感覺異常疲憊。
這段路途有許多連續彎道,有好幾次我都感覺自己快撞到山壁,不得不緊急減速。
在我實際查過資料後,從塔塔加騎到阿里山國家公遠管理處有整整20公里,如果我們中途停下,就只能站在黑暗中享受寒冬,並且在深山中無人理會...
最終凍死在山上,山區救難隊出動,發現兩名凍屍,新聞媒體大肆播報新年慘案,兩好友相約出遊環島,慘死阿里山云云...
鑑於以上種種,我決定強打起精神,先騎完這段路程再說。
就在山窮水盡疑無路時,路上出現了路燈。
很好,我們還活著,現在正在騎車的不是我的靈魂,依舊是個大活人!
當我們從遠方看著入口處的燈火,慢慢騎近阿里山國家公園管理處,我那緊繃的情緒漸漸得到了舒解,我感動流涕,回到這世界的感覺真好。
當我正要騎入阿里山國家公園的鬧區,入口處的管理員竟把我攔了下來。他張口微笑,伸手向我索要170元的入園費用。
什麼!還要入園費!?
我惡狠狠的盯了他一眼,不情願的掏出皮夾把錢付了,徑直而入。
把車停好後,我們就在阿里山火車站附近尋找熱食,看了一下時間才晚上七點半,看天色我還以為已經晚上九點了。
我們在這地方踅了一圈,發現食物都好貴,最後我隨便挑了家火鍋店,直接坐下來用餐。
火鍋一鍋要400元,是兩人用的份量。在熱湯入口的那一剎那,我真感覺自己重新活了過來,但老實說,這火鍋不好吃...
食畢,我們到7-Eleven坐著休息,看了下外面的溫度顯示器,我們發現溫度還有攝氏8度。
我原本以為溫度會更低(我在馬祖當兵時,遇過最冷的天氣是攝氏2度),但顯然今天山上還不算太冷。
今晚我們沒有住的地方,因為這附近沒有便宜的旅社,而我們明天一大早又要爬起來看日出,所以乾脆不住了,找個可以避寒的地方度過夜晚就好。
原本我想睡警察局,但警察局在沼平火車站那邊,而晚上有管制不能騎摩托車往沼平、祝山的方向,只能步行上山,所以我很猶豫要不要過去。
最後商議的結果是:由我探路前往警察局,我朋友在7-Eleven等我。
當我從阿里山火車站開始步行,拿著手電筒頂著寒風向上走,我就後悔了,我整整走了15分鐘還未到達目的地。
這一路上,我不斷唱詩歌壯膽,因為四周一片漆黑,我只能靠著手電筒微弱的燈光前進。
就在我情緒緊繃、驚疑未定之時,我竟看到了火車鐵軌。天啊,我不會走錯路跑到祝山火車站了吧!?豪不猶豫的,我轉身往回走,我決定了,今晚就睡7-Eleven吧。
當我千辛萬苦的走回7-Eleven,竟然還被我朋友嘲笑了一番。當初就說睡7-Eleven啦,還警察局~
怒!但我知道他已經累了,不想走遠路。算了,不跟他一番見識!
我們在7-Eleven度過了難熬的一夜,店內燈光很亮,不好入睡,但那指的僅僅是我,我朋友睡得異常良好。因為實在睡不著,我還去買了九把刀的《殺手,末路花開的美夢》來看,這稍稍紓解了難熬的大半夜。
我覺得很不可思議,我竟然真的騎摩托車上了阿里山。
有種不真切的感覺,好像在作夢一樣,我不知道這感覺是來自我的精神恍惚,還是因為兩天前我人還在公司上班,而如今卻置身群山之中那極大的落差感。眼前景色極速置換,猶似地圖上的小人偶,突然從A點被放置到了B點。
好希望這夢永遠不會醒,遠離都市,遠離塵囂,永遠的倘佯在這山巒的懷抱之中。
在這漫漫長夜,我想了很多事情,最急切的第一件事,當然是接下來這幾天的路程、要走的路線。接著我想到了我人生還有哪些想做的事情,爬玉山、環遊世界、把愛分享給有需要的人。
在廣袤的天地中,時間的長河下,我是如此的渺小;好似一粒細沙,微風輕輕一吹,塵隨風散,就再也找不著了。
我能做什麼呢?不外乎珍惜光陰,珍惜身邊愛我的人,盡我所能活出多彩多姿的生命了。
摩托車環島日記-那兩部電影
摩托車環島日記-夜色下的荒郊(Day1)
摩托車環島日記-兩山之間(Day2)
摩托車環島日記-日出小笠原(Day3)
環島紀實-相簿
環島紀實-行程規劃
環島紀實-圖示
- Apr 03 Fri 2015 22:36
摩托車環島日記-兩山之間(Day2)
全站熱搜
留言列表
發表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