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人間異語
  這是我最近在看的書,它原本是《蘋果日報》在二OO四年十二月開始的專欄,但在二O一二年集結成冊,成為一本書籍。
  我一直在試圖了解這個社會,也千方百計在尋找人生新的跑道,以為自己的未來做好更長遠的規劃。我試圖從《天下雜誌》、《商業週刊》去看看外界發生了什麼事,當自己的眼界不夠寬廣,看這些讀物,無疑的可以幫助自己的視野被打開,並藉此看見台灣社會的現在進行式,國際間的碰撞與摩擦,還有海峽兩岸的狀況。而《人間異語》則讓我從邊緣角落,來認識這個社會。

  但老實說在這麼多讀物中,我還是獨愛《大誌》與《國家地理頻道》出版的刊物(笑)。

  《人間異語》讓我們從小老百姓身上看見這個社會不同的面貌,很多時候在《商週》看到對於成功人士的採訪,或者是歌功頌德,更甚者贊許為「經營之神」。但在《人間異語》中,我看見許多被國家政府或大企業所壓制的「中下階層」,或者這才更貼近我們平常生活的面貌。
  整個台灣社會都在向「錢」看,民視、台視的鄉土劇也都在上演大企業家族所發生的情愛糾葛,一下誰家被併吞,一下誰被陷害,但那統統是M型社會前少數人的故事,而在這些連續劇收續率居高不下的背後,呈現的是一種掌握「搖控器權」的中年伯伯阿姨,對於上流社會的憧憬與幻想。當人們看慣了那個階級所發生的大小事情後,難免的會在生活中催促自己的下一代努力,並期待有朝一日也成了劇中爭鬧遺產的上流人。

  這狀況真是讓人感嘆。誰不想成為上流人?誰不想成為可以揮霍財產的富二代?但那畢竟是較少數,人們對於更廣大的中下層社會視而不見。
  人們不關心自己生活以外的事情,對那些默默為這個社會付出的人的行為感到理所當然,更恍論對社會幾乎沒有貢獻的身障者、娼妓。但《人間異語》收錄了這些小人物的聲音,這本書讓我看見了自己生活圈之外,在廣大社會中還有許多陰暗角落的人的生活,讓人感到心酸與無奈。
  誠然,《人間異語》的媒體主體是《蘋果日報》,不可避免的,這些小老百姓的聲音或者有些被渲染、誇大,甚至是造假的嫌疑。但在細讀這些人的抱怨,甚至是控訴後,我結合自己的所見所想與邏輯推斷,我發覺可信度仍高。並且在這些採訪中,透過小老百姓的現身說法,我更認識了許多行業的甘苦,也更多了解以往自己在路上看見的一些光怪陸離的現象,其背後的真實原因。

  全書構成分為性愛不滿足、工作不滿足、貧富不滿足、婚姻不滿足、愛情不滿足、親情不滿足等分類,每分類前會找作家、評論家為整個篇幅做些描述,這些人的說法尤其尖銳,但又切合事理,並且有許多獨到的見解,無怪乎會找這些人來做導讀。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波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